前言
工作这几年,我经常与“拖延症”进行斗争。有时可以成功,有时(大部分时间)都会被它打败。
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,里面提到一个观点:行动带来动力。 道理我都懂,就像是互联网所说的“先行动起来”,之后我们就可以慢慢投入进去,从而完成预定的任务。
至于为什么,我们大家都明白那些大道理,但就是无法做到,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。我认为是没有及时整理那些“道理”并输出,同时之后的执行也没有落实。于是写了这篇文章,来记录一下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。
行动带来动力
在工作中,我经常会被分配一个重要项目,但就是无法开始。分心的原因多种多样——有时会想着刷下知乎、看看gmail、逛逛博客等等。但结果都是一样的:我感到深深的恐惧,因为没有在重要的事情上取得进展。
归根结底,时间是唯一重要的资源。每一分钟,你都在决定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。大多数人花时间的方式都不够有效。尤其是在科技领域,我们的任务和工具不断变化,所以必须具备适应能力。优秀工程师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,他们创建了能够持续保持高效的系统。
以下是改变我对生产力看法的核心理念:行动带来动力,而不是相反。在等待动力“降临”时,不要检查邮件或刷知乎。相反,开始做一些事情,任何能让你朝目标迈进的事情,你会发现动力会随之而来。
例如,如果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个优先级高且复杂的错误修复挑战,我的做法是将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部分。比如,我可以添加一个日志语句,打印相关变量的值吗?此时我的目标不是解决错误,而是向前迈出一小步。
这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良性循环:你很高效 => 感觉良好 => 更高效。
不幸的是,许多工程师陷入了相反的境地,一个拖延的恶性循环:效率低 → 感觉糟糕 → 继续低效。
进步自然带来动力的理念让我们能够降低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精力。作家兼励志演讲者托尼·罗宾斯谈到一个相关概念:“行动创造情绪。”我们采取的行动,甚至身体的动作,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受。一旦意识到可以控制自己的动力,就能实现无压力的高效。
再举一个例子:最近我想把我的主力os替换为nixos
。但是因为它的理念和使用方式与传统的linux
发行板块太过不同了,有比较高的学习成本。所以一直拖着,或者空闲时间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找相关的文章。但无论如何,我就是没有实打实的行动起来。
后面我突然意识到,先从最小的mvp版本行动起来(比如配置好neovim
或shell
等常用的工具)。于是我开始在虚拟机内上手操作,了解了nix-package, flake, home-manager
等概念和使用。现在我的nix配置已经基本可用了。过程肯定会有点坎坷,但我已经开始了,这就够了。
The End
“行动带来动力”比我尝试过的任何生产力技巧都更有效。这个心理转变——从等待准备好到从微小的事情开始——或许能够节省你很多时间,同时解决你的焦虑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