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时代那些印象深刻的老师

最近一周在看季羡林的《要把读书当回事》,里面提到他在学校时代遇到的几位老师,印象非常深刻。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学校时代也遇到过一些让我难以忘怀的老师。

从非功利的角度看开源的意义

前言

昨天女朋友问我为什么程序员愿意把自己写的代码公布到互联网上,让大家都能看到。

针对这个问题,我先是回答说:把自己写的代码公布到互联网上(比如github),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,增加自己的影响力。大家看到你的代码后,如果觉得不错的话,他们会给你star(类似于小红书上的点赞)。以后面试时可以拿上开源的项目来展示自己的能力。

拜拜拖延症

前言

工作这几年,我经常与“拖延症”进行斗争。有时可以成功,有时(大部分时间)都会被它打败。

高考回忆

简单的流水文,写于2025-06-07,今天起床时女朋友问我高考完多久了。我还仔细算了下,已经过去八年了。

带点主动,去读书吧

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

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(主要是中老年人),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相比他们那个年代来说太方便了。我们需要什么信息或资源,只需要打开手机查一下就可以了。特别是现在还有 ai 工具的加持,我们只需要输入一个关键词,就可以得到很多相关的信息。